東莞工衣生產廠家在生產工衣時,細節把控直接影響其功能性、耐用性和穿著體驗,尤其是不同行業對工衣的特殊要求,更需要在細節上精準落地。
?
一、面料選擇與預處理細節
功能性匹配
工業車間(機械、焊接):需確認面料的耐磨等級(如經紗密度、織物厚度),避免因摩擦導致快速破損;阻燃面料需檢測燃燒性能(如續燃時間、損毀長度),確保符合 GB 8965.1 等標準。
電子 / 化工行業:防靜電面料需測試表面電阻(通常要求 10?-1011Ω),且注意面料中導電纖維的分布均勻性,避免局部不達標導致靜電積累。
食品 / 醫藥行業:面料需無熒光劑、無絨毛脫落,優先選擇經高溫消毒處理的精梳棉或聚酯纖維,接縫處避免外露線頭(防止脫落污染產品)。
預處理工藝
易縮水面料(如純棉)需提前進行預縮水處理,避免客戶穿著洗滌后尺寸大幅縮水(誤差建議控制在 ±3% 以內)。
深色面料需做固色處理,測試色牢度(耐洗、耐摩擦),防止染色到皮膚或其他物品上(尤其食品行業需嚴格避免)。
二、款式與結構設計細節
作業便利性
口袋設計:工具崗工衣的口袋需加固(雙線縫制),口袋位置避開彎腰、蹲坐時的受力點,避免撕裂;口袋深度需適配常用工具(如螺絲刀、卷尺),防止掉落。
袖口與褲腳:機械操作崗需用魔術貼或松緊帶收緊,避免卷入設備;高溫作業崗可設計為翻邊袖口(內置按扣),既方便散熱又能防止燙傷。
領口:戶外作業崗建議用立領 + 拉鏈設計,可搭配可拆卸帽檐(防曬);精密操作崗(如實驗室)用圓領或小方領,避免領口過寬導致頭發、雜物掉入工作區。
安全性細節
反光條:戶外 / 夜間作業工衣的反光條需縫制在肩、腰、褲腿等關鍵部位,寬度≥5cm,且采用高附著力縫線(避免洗滌后脫落),反光亮度需符合 GB 20653 標準。
拉鏈 / 紐扣:工業崗優先用樹脂拉鏈(抗腐蝕、不易卡殼),避免金屬拉鏈在潮濕環境生銹;紐扣需牢固釘合(至少 3 針固定),防止脫落成為安全隱患(尤其食品車間)。
連體服設計:化工、無塵車間的連體服需在腳踝處加松緊腳套,腰部配調節腰帶,領口用密封魔術貼,確保整體密封性(防止粉塵、液體滲入)。
三、縫制與工藝細節
縫線選擇
不同面料匹配不同縫線:厚重面料(帆布)用粗線(402# 滌綸線),輕薄面料(防靜電布)用細線(603# 尼龍線);高溫環境需用耐高溫縫線(如芳綸線),避免遇熱斷裂。
關鍵部位加固:肩縫、側縫、口袋邊緣需用 “雙線平縫” 或 “鎖邊縫”,針距控制在 10-12 針 / 英寸(過密易導致面料破損,過疏則不牢固)。
尺寸精度
尺碼范圍需覆蓋不同體型(如 S-XXXL),重點控制衣長、袖長、胸圍的誤差(±1.5cm 以內),避免因尺寸偏差影響活動(如袖長過短導致手腕暴露,過長影響操作)。
版型設計:根據作業姿勢調整,如彎腰作業崗的后背需加 “褶裥”(增加活動余量),久坐崗的臀部、膝蓋處可加 “三角布” 加固(減少磨損)。
四、后處理與質檢細節
印花 / 刺繡規范
企業 LOGO 需清晰且耐洗,絲網印花需測試附著力(用膠帶粘貼 3 次不脫落),刺繡的線跡需緊密(避免勾線),且位置避開受力點(如口袋上方,防止刺繡過硬磨傷皮膚)。
食品行業禁止用膠印(可能含甲醛),優先用水性油墨印花或織造標(直接織在面料上)。
功能性質檢
防靜電服:每批次隨機抽取 10% 檢測表面電阻(用阻抗儀測試),同時檢查導電纖維是否斷裂(斷裂會導致局部防靜電失效)。
防水工衣:通過噴淋測試(水壓≥10kPa,噴淋 3 分鐘無滲水),重點檢查縫線處(易漏水點)是否做膠條密封。
細節瑕疵排查
線頭:成品需修剪所有外露線頭(尤其食品、醫藥車間工衣,避免線頭脫落污染),可通過 “翻轉檢查法” 排查隱蔽處(如口袋內側、衣領內側)。
對稱度:袖口、口袋、反光條等對稱部件需對齊(偏差≤0.5cm),避免視覺上的歪斜影響美觀和實用性。
五、行業特殊細節
醫療行業:工衣需采用可高溫滅菌面料(耐 134℃蒸汽滅菌),接縫處用 “包縫” 工藝(避免藏污納垢),顏色選擇淺色系(方便觀察污漬)。
建筑行業:工衣面料需抗紫外線(UPF≥50+),口袋可設計為 “斜插式”(方便戴手套時取放物品),肘部、膝蓋處可加耐磨補丁(延長使用壽命)。
冷鏈行業:內層需用親膚保暖面料(如抓絨),外層用防水防風布,領口加絨布襯里(避免摩擦凍傷皮膚),且整體重量控制在 1kg 以內(避免笨重影響活動)。